如何审核制造型企业的“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

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是制造型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础,故“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的审核对企业整体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质量具有重大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制造型企业“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的审核呢?在本文中,笔者将自身经验分享于此,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首先

审核员应在文件审核时关注制定的运行控制文件或制度,如废水、粉尘、噪声等控制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识别和评价文件制度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1.识别的重大环境因素。

2.企业的组织环境以及相关方要求。例如: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等进入现场是否会带来新的环境风险、如何进行管理、是否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进行了风险评估与实施评价等。

3.制度执行的反聩。以是否存在制度变更为出发点,评审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其次

审核员应在审核运行控制过程时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1.掌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审核思路。需要了解与关注项目立项、方案设计、生产、检验与试验、包装、交付等整个产品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如何进行控制,风险是否控制在企业制定的文件与制度中规定的可接受的限值之内,例如,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设计产品需要关注工艺、包装、产品等因素是否存在环境影响,如何进行控制,是否进行了环境方案的论证与评估。

2.关注相关方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离不开相关方,相关方是我们产品制造过程的一个组织衔接体。审核员应重点关注合同、采购(外包)和交付过程。例如,合同是否约定了环境因素协议条款以及标准要求;采购的产品及其供应商企业的环保协议与标准要求,如产品是否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环保材料和更加节约的包装材料等;交付过程中的车辆、搬运、路途等的能源消耗、噪声、材料使用等的运行控制的操作与记录。

3.持续挖掘变更的审核方法。例如,当出现新的生产工艺、设备、材料或人员变动时,环境因素是否重新进行了识别与评价,运行控制的更改是否按照制度与文件、标准要求进行更改并形成记录等。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关注上述变更带来的潜在的运行控制风险及其证据。

最后

审核员应了解“沟通”的过程和记录:

企业如与相关方签订了有关环境方针、环境因素的协议,则应关注签约过程中沟通交流形成的文件与记录;如有外包活动,应关注对外包方的环境因素、运行控制等的检查记录。企业如有危废(危险固废),应关注危废处理供应商的资质、与其签订的处置协议、危废处置记录等。现场审核时,核实企业的环保实施设备是否配置、配置合理性以及维修与保修等(例如,粉尘吸收装置如有过滤棉,应关注更换的周期频率、是否做到了按时更换、更换负责人是谁、完成评价等),现场人员的劳保、培训情况,尤其应关注特种设备人员的资质与三级教育培训情况等。

总而言之,在审核制造型企业的“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过程中,建议审核员充分结合文件制度和企业实际的环境因素运行控制情况,多了解关注现场,多交流、多调阅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环节环境体系资料,切实做到把握核心,有的放矢。

 

信息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2024年5月23日 10:30